辽代 “佛教奢侈品” 露真容!辽滨塔地宫挖出景德镇影青瓷
辽河与秀水河相拥之处,一座辽代八面密檐砖塔已矗立千年。它生于 “镇水降妖” 的古老传说,砖身曾载满风雨剥蚀的痕迹,却在考古探寻中迸发惊人光彩 —— 地宫里银线穿缀的珍珠帆交融契丹图腾与汉地佛韵,景德镇影青瓷碗的莹润釉色打破辽代贸易认知,砖缝里的黍米孢粉、碑文中
辽河与秀水河相拥之处,一座辽代八面密檐砖塔已矗立千年。它生于 “镇水降妖” 的古老传说,砖身曾载满风雨剥蚀的痕迹,却在考古探寻中迸发惊人光彩 —— 地宫里银线穿缀的珍珠帆交融契丹图腾与汉地佛韵,景德镇影青瓷碗的莹润釉色打破辽代贸易认知,砖缝里的黍米孢粉、碑文中
提到苏州,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半是烟雨江南、小桥流水的婉约景象。然而,在遥远的北方,在雄踞塞北的辽代疆域内,也曾存在过一个以“苏州”命名的州府。它位于今天的辽东半岛,位置大约在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一带,是一个充满了历史巧合与民族融合色彩的独特存在。
多年来,我省积极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,但依然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、文化科技企业实力不强、特色文化IP品牌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。建议:一是将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纳入我省“十五五”规划,构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,创新激励措施和金融支持手段。二是培育壮大龙头
在古钱币收藏领域,每一枚珍稀古钱都是历史的缩影,而大辽天庆光背极美品折十大钱更是其中的 “瑰宝”。它诞生于辽代天庆年间,见证了契丹族政权的经济文化繁荣,凭借独特的铸造工艺、稀缺的存世数量,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,自进入收藏市场以来,始终是藏家眼中的 “硬通货”。随
「我们愿意与你一起探索辽宁的每一处隐蔽角落。我们渴望与你一起挖掘生活的更多细节。我们向往远方,但更痴迷和沉醉于黑土地的烟火风味。」
名称由来:“燕云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宋史·地理志》,因幽州(今北京)和云州(今大同)为核心得名。
国号反复变更:辽朝国号历经多次调整,916年建国时称“契丹”,947年改“辽”,983年复称“大契丹”,1066年再改回“辽”。
在古钱币的浩瀚星空中,每一枚钱币都是历史的微缩载体 —— 它镌刻着时代的文字、承载着经济的脉络、凝结着工匠的技艺。今天,我们要聚焦的这枚 “壮国元宝”,更是凭借其曲折的身世、独特的形制,成为辽代货币史上一颗极具研究价值的璀璨明珠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沿着考古发现的
卧式扁壶是宋辽金时期特有的瓷器器型,这种瓷器造型是仿造游牧民族皮囊壶烧造的,卧式扁壶圈足在腹部,壶两侧各有两个贯耳,一般穿绳背负使用。鸡首扁壶我们比较常见,但是辽代的瓷器扁壶也常做成龟型。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辽代龟形水器扁壶不同时期特征。
如果说从2022-2025持续4年的七大辽构是散点式的接触,那么从朝阳到义县再到北镇的辽西走廊串联,尤其是奉国寺,是我把整个辽代拎起来呈现具体感受的重要一块拼图。
2:美国 Saginaw Art Museum 高168.5厘米,宽94厘米 来源:CT Loo(卢芹斋);Gift of John L. Booth 1957年之前购得
1034年深冬,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病床前,萧耨斤用银簪挑起的不是胭脂。
在古玩收藏的茫茫星海中,每一件珍品都是时光长河馈赠的密码,辽代铜鎏金嵌绿松石药碾子,恰似一颗穿越千年的恒星,承载着古代医药文化与工艺智慧,静静诉说往昔故事。
本文聚焦10至13世纪幽燕地区的耿氏家族墓葬,从丝路视野探讨随葬器物展现出的多元视觉景观和观念杂糅。爬梳耿氏家族墓葬中的铁器制品及其区域特色,进而剖析耿氏家族的渊源脉络,从人物品评的蜕变,到全球贸易的发展,映射了10至13世纪一种潜伏的内在转向,反映了对于铁器
1933年,梁思成、林徽因在《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》一文中,根据天宁寺塔的结构特征,将其断为辽代晚期的古建筑。当时没有明确纪年证据,而诸多史书记载该塔为唐塔,梁先生的观点存在争议。
唐朝末年,黄巢领导的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,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,并于公元907年被朱温攻灭。从此,中原地区开始了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的“五代”时期。大约过了50年,多民族的中国才由大分裂走向局部统一,出现了辽、北宋和西夏,以及此后的南宋、金,并最终
历经近半年闭馆改造,通州区博物馆5月13日焕新亮相,游客无需预约即可参观。189件展出文物中,有100多件是首次亮相。比如,第二展厅的辽三彩人物俑造型很有意思,人俑身着绿釉长袍,发髻高高盘起,但手里捧着的物件,特别像一只烤鸭。
在公元 938 年,中国历史上的辽代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,辽太宗耶律德光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 —— 改皇都为上京。这一事件看似简单,实则是辽代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,宛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巨石,激起了层层波澜,深刻影响了辽代的政治、经济与文化走向。